跳转到内容

“云哭丧”和“在别人的灵堂里闹革命”:朋友圈能完全看作“私人领地”吗?

金庸或者李咏对你重要,不仅是他曾经怎样影响你的过去,也基于你曾经与足够多的人——包括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共同纪念他这个现实。

另一方面,朋友圈通常比我们想象的更封闭。在一次次的拉黑、屏蔽、分组后,就算是最宽容的使用者,看到最多的,也还是他想看到的内容。

金庸去世的时候,一位“90后”女孩子漫不经心地对我说,李咏去世对她的冲击要比金庸大得多。在微信上,一个人必定与他同年龄段的人产生最多的联系。当某几个年代曾经的共同偶像离世造成朋友圈一片哀鸣时,另外一个年龄段,不曾共同经历“时间开始”的人群,完全可能根本不动声色,比如“95后”之于金庸。

圈层的割裂会放大刷屏暗示。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圈为某个逝者刷屏的时候,会感到某种焦虑的暗示甚至裹挟吗?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体验,但我有过。

从微博到微信朋友圈,私域与公共空间的边界更加模糊了。从杨绛去世,到后面的霍金、金庸……评价的撕裂无处不在。有人形容那些太不客气的评价是“在别人的灵堂里闹革命”。从情感上,这么说并没有错,问题是,朋友圈在目前的状态下,能完全看作“私人领地”吗?

社交媒体上对逝者的集体纪念,也被称为“云哭丧”。这个命名的刻薄令人不快。但从另一面来说,它距离事实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遥远。


所有的微信好友头像终将黯淡,只是你未必看得到终局

宋金波 大家 2018-11-12

https://mp.weixin.qq.com/s/soAGIBZkYHuCPd6O0Op8bA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