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一家“亚洲第一”消失了,一个家庭解脱了

一位儿时同窗没读大学,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很久。据说是和家人一齐办厂,去了“乡下”地方。老上海认为,中国大陆范围内除了北京,一概属于“乡下”。“乡下”是另一个世界。

当他再次频繁出现时,却成了话题。最早买房、最早买车,确实比我们富裕。回归同学聚会后,他埋单最为积极。我想,他是怕自己没读大学被其他人看不起吧。

私下里他曾告诉我,生意如何难做:市区的大宅一年住不了几天,大部分时间一大家子人都扑在“乡下”的工厂里了。车有两辆,一辆是普桑,平时开。另一辆是奥迪,撑场面时用——“免得被人家看不起”。

“被人看不起”是他心头最大的阴影,这也不是平白的担忧,同学圈里确实不大看得起他。“老板”同学没有好皮囊、没有高学历、从事的还是低端制造业,还要笨拙地穿着名牌套装、抢着埋单,当然会招来一些反感。

有一次,他在酒桌上兴奋地说“我家工厂现在是亚洲产量第一了”,额头冒着汗、眼睛里放着光,回应却是一片冷场。我知道他走到这步不容易——他家的大房子已经进出银行好几次了,总算攒下了两条流水线。可惜的是,这不是适合酒桌上的话题。男生谈国内外大事,女生聊育娃经验,才是正经。

兴奋并没有太久,2008年的经济危机来了。办企业这种事,没有人托底。好年景,一家人赚个几百万的风光惹人妒忌,倒霉年份赔钱只有自认倒霉——别人连知道的兴趣也没有,更谈不上同情了。

有一次他喝醉了,一边哭一边说“再也不要骂我们血汗工厂了,要不是为了几百号工人,我们早就关门了”。我有些诧异,本以为他会吐槽经济形势,没想到他最不平的还是“被人看不起”。

那时候的社会舆论真的很奇怪,一面以中国成为“世界大工厂”而自豪,另一面却是对“血汗工厂”的严厉讨伐。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的真实环境,她们没有“单位”,谁都可以无成本、无风险地加诸恶意。

接近岁末,我们又聚了一次。他意外的轻松愉快,原来是工厂要拆迁了,他说再也不用担心通不过的环评、抓不完的消防安全,“发足遣散费、赎回抵押在银行的房子,带着一家人出国转转”,他如此憧憬着。


当年没有马云马化腾,只有茶叶蛋和玻璃珠

关不羽 冰川思享号 2019-01-25

https://mp.weixin.qq.com/s/hqnmV40NR8HWNsur1wgQBg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