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书法是艺术不是技术,小工变成熟练工他高兴,书法家看见字写死了他着急啊

凡事都有个“成住坏空”。王羲之的字是刚柔相济,赵孟頫学他就软了一点。到了清初,好家伙,一个个学成靡靡之音轻歌曼舞,媚得没法看。至于实用书法,考卷和公文上基本都是又板又正的“馆阁体”楷书,更是重灾区,清人洪亮吉评论其为“千手雷同”。

想来也是,人都爱偷懒嘛,既然已经总结出了“普世”的写字套路,那可不就按套路走吗?

可问题在于书法是艺术不是技术。小工变成熟练工他高兴,书法家看见字写死了他着急啊。于是清中晚期,和帖学相对的“碑学”就出来了。原来南北朝时期不太平,打仗多死人多,留下了许多墓志和佛像题记。当时刻碑是热门生意,匠人们订单处理不过来,就顾不得什么“永字八法”了,一凿子下去管你横竖撇捺,统统给我变成多边形。

这种棱角分明的书风在包世臣等人的推广下,哗地一下为晚清书法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云南有块晋代的《爨宝子碑》,因为地处化外,所以同时代的王羲之都写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了,它的字还是支楞八叉。偏偏是这样的字,康有为称其为“端朴若古佛之容”,导致学“爨体”的绵延不绝。不信?招商银行四个字就是呀!

《爨宝子碑》美吗?在晋代的江左名士眼里肯定是不入流,但清以后的评论家都对其稚拙天真的风格赞不绝口。所以说“小众”变成“大众”后,相关领域的既得利益者都要迅速再造“小众”以继续掌握话语权。周杰伦火了我听摇滚,摇滚火了我听民谣。你看许多歌下面都有类似的哀叹:“这歌可惜了,怎么就烂大街了呢?”这些文艺青年并不关心歌手收入怎么样,只不过想用“我听小众歌”来打造人设以满足社交需要,一个道理。


那些骂注射器射墨是“丑书”的,你们跑偏了

吴二棒 大家 2018-12-03

https://mp.weixin.qq.com/s/YtEusjauG4Bwrd2z5xWi8w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