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量的坏消息,使公众陷入一种“同情疲劳”的麻木状态

历史学家塞缪尔·莫恩(Samuel Moyn)说:“同情疲劳与同情一样古老。”

同情疲劳也称替代性或二次创伤压力,简而言之,是经历过太多次感同身受的同情后出现的淡漠情绪。同情疲劳最常见于医护人员和慈善组织工作人员。不久后,媒体研究开始出现类似的概念——来自新闻报道等恐怖图像的过度曝光,可能会导致观众情感上的“自闭”——观众会选择拒绝信息而不是回应信息。

记者兼学者苏珊·墨勒(Susan Moeller)在1999年出版的《同情疲劳:媒体如何销售疾病,饥荒,战争与死亡》(Compassion Fatigue: How the Media Sell Disease, Famine, War and Death)一书中写道:“从一次创伤到另一次创伤,看上去媒体在令人窒息的贫穷、疾病和死亡之旅中中表现出色。问题被模糊化了,危机的存在成了一个危机。大量的坏消息使公众‘陷入一种同情疲劳的麻木状态’”。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她200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旁观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曾使我们感到愤慨和震惊的影像氾滥成灾——我们开始失去反应的能力。同情——延伸到极限便是麻木。”

按照墨勒的说法,同情疲劳是一个恶性循环。当战争和饥荒不断时,它们变得索然无趣——因为观众之前看过这个。让观众不再感到无聊的唯一方法,就是让每一次的灾难都比上次更耸人听闻。国际新闻报道必须“更具戏剧性和暴力性”才能与本地报道竞争,正如1995年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对国际媒体报道的研究所展示的那样。

广告支持媒体依靠关注度存活,这导致轰动效应和图像冲击:饥饿水肿的儿童、被战争蹂躏的城市。但是这些设计过的图像令人心烦,最终我们会转身离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个新闻不再热门时——在90年代意味着报纸销量低;现在则是点击量不高——媒体就会报道其他新闻。正如美联社的前国际编辑汤姆·肯特(Tom Kent)告诉莫勒:“我们会报道事件,直到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换句话说,危机往往会在得到缓解之前变得乏味。

墨勒说,1991年,美国人更多地关注飓风和地震,而不是延续时间较长的全球危机,如非洲饥荒。因为他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一个有具体解决方案的一次性问题”——有明确的方法来提供帮助,有限的援助就能产生实质性的差异;而饥荒已持续多年。


“感觉感情被掏空”,泪点经济学貌似不管用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8-23

https://mp.weixin.qq.com/s/OrhfVe6jaj2t_d3Q4Kw6_A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