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媒体个人性过度,公共性不足,且极易受制于商业性

我们回溯文明的发展史,文艺复兴以降,向社会输出新知,主要依赖两个途径:一是大学,一是媒介。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讯息”,我们今天对日本的理解,实际上也是高度依赖媒介的。随着媒体的繁荣发展,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更多地关注其他国家。

在传统纸质媒体式微之后,媒介就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号。我记得早在四年前,许知远有一次对我说:“现在已经没人用电脑看文章了。”我当时并未明确意识到文体之所在。

我觉得传统媒体的迅速式微,还是一件蛮遗憾的事。并非说自媒体不好,自媒体有自媒体的特点,但是它过度个人性,公共性不足,且极易受制于商业性。所以,我有时觉得它在传递公正、客观、中立的价值方面,远远不够。

日本通过媒介关注中国历史、社会和革命,是由来已久、代代相传的,很多媒体本身就是百年老店。媒介发达、历久弥新,才能够确保向社会提供不至于太扭曲的异文化。因为一个媒体所提供的某个面向可能是有问题的,但当各种媒体同时呈现异域文化时,失焦的部分就可以从其他媒体的聚焦处得到校正。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遗憾确实在于没有真正强大的商业媒介。媒介的传统曾经有一些积淀,但可惜中间断掉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观察》杂志还活着,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是会成为日本的《文艺春秋》《中央公论》,或者美国的《大西洋月刊》《纽约客》那样的传媒重镇?

俱往矣。遗憾的是,今天不是我们对媒介说再见,而是它对我们说再见。我个人不太有把握在自媒体“一统天下”的今天,如何向社会传达一个比较靠谱的日本观、美国观。


讲稿:传媒中的日本镜像与真实的日本

刘柠、许知远 东方历史评论 2018-12-05

https://mp.weixin.qq.com/s/DQxveup_FQ6MKQWiaA3LGg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