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硅谷公司对中国的漠视和戒心,傲慢与偏见,让他们在华屡战屡败

接受采访的人都将“迷失”的根本原因归纳为,中国团队缺乏独立决策权,而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生态环境完全割裂又瞬息万变——他们称之为“硅谷的傲慢与偏见”。

硅谷公司进入中国的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0时代是谷歌退出中国之前,以惠普、IBM等IT巨头为代表,中国市场是它们重要的销售增量。

2.0时代是以Evernote、Airbnb、Linkedln进入中国为代表,它们为中国市场启动了独立的品牌和运营团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中方资本,但并无独立决策权。

3.0时代则是印象笔记等公司的独立,标志着硅谷公司正视中美市场的差异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更灵活的机制进入中国。

徐全利透露,最快在7月份,将有更多硅谷公司通过这类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股权架构重新进入中国。两种模式的差异关键在于,中方是否能够真正拥有财务、人事、产品等方面的独立决策权。

这将是又一轮硅谷公司的中国冒险。“对于硅谷公司来说,不应该再去思考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本土化,而应该好好考虑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成功创业。”唐毅称。

从李开复开始,以后的每一代硅谷公司的中国区职业经理人都曾意识到中国市场需要更多的独立决策权——这个十年前就已经存在、并被所有人都看到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徐全利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大多数硅谷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漠视。他接触过许多家千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上市科技公司,但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不到1%。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它们缺乏进入中国的动力。

另一类公司是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只在中国设立了运营团队和销售团队,只把中国视为一个销售市场,出于对中国认知的戒心,它们拒绝在中国市场上配备技术和产品团队。

一些硅谷公司总部员工如果到中国出差,会被配备一部全新的电脑,回国后再交回总部,这些电脑要彻底地被检查,是否被植入病毒、窃取机密的软件。

“一位美国公司的CEO告诉我,他不明白,为什么在美国建立一个网站没有营销,每年轻松能有10亿美元销售,但中国区团队有60多人,一年1000万美元的销售都很难完成。”徐全利说。

“傲慢与偏见”令硅谷公司忽视了中美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态体系:美国用户使用谷歌、Facebook、亚马逊,而中国用户使用百度、微信、淘宝/京东。此外,中国还拥有更便捷的移动支付工具,以及完全不同的生活文化。这些差异,都导致硅谷公司“看不懂”BAT、TMD教育出的中国互联网市场。


印象笔记独立启示录:硅谷公司的中国救赎

《财经》记者 李潇雄 刘泓君 文 发自北京、硅谷 宋玮 编辑 2018年07月20日

https://tech.sina.com.cn/i/2018-07-20/doc-ihfqtahh9302200.shtml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