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有归因、发问、探究的能力,才能建立起独立产品人的认知

有很多独立开发者,甚至包括那些赚了点钱的开发者,都没觉得自己该去做营销一类的工作。更多准备做独立开发的人,更是觉得 “技术好的,做独立开发赚的钱就多”。

聊得多了之后,我发现有些人,基本上一句话就暴露了自己程序员的身份。

“你这 App 排名这么高,真厉害,用啥语言写的啊?” —— “法拉利跑这么快,是不是因为经常刷红色的漆?”

”xx 是阿里的技术大神,这东西他都没做成,估计这块市场竞争太激烈“ —— ”马云短跑成绩不行,是不是短跑不适合人类?“

”为啥搜同一个词,你这 App 排在前面,我那个十好几名“ —— ”ASO 是一个行业,任何一个 App 的关键词搜索问题,都能写出一份至少两页纸的报告。“

不是说谈产品一定要避开技术,而是对于 ”App 卖得好“ 这样的事情,要学会归因。至于还有人问 App 代码托管在哪个仓库的,这种就已经属于噪音了。

比如一款应用,没有复杂的运营、销售手段长期支持,就一直稳定在 App Store 榜单高位,可能和产品本身口碑效应有关,可能是它占据了某些搜索指数较高的关键词(App Store 65% 的流量来自于搜索),也可能它本身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没有很强的竞争对手,导致各种微信公众号一旦推荐 App,小编写无可写,只能写它。甚至还有些做得好的,深得 App Store 编辑喜爱的产品,经常性地拿到 App Store 的推荐,这种应用也是流量不断。

又比如有的 App,平时没啥流量,突然销量猛增,这种明显就是外力作用。你可以问一下他是不是找了谁来推荐,做了什么活动。从这可以获取到的信息是,给他推荐的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等,这些渠道你是不是可以要来联系方式,也尝试合作。

还比如有些细节技巧,比如一款 App 你觉得做得挺一般的,但是 App Store 评分竟然 4.9(满分 5),你可以问一下是不是花钱刷了评分,又或者是不是有别的技巧。

这个过程,就叫归因。有归因、发问、探究的能力,才能建立起独立产品人的认知。

否则总是以程序员的角度、以技术的角度来谈产品,只能说明你只懂技术,需要恶补其他内容。

做产品的时候,总是暴露自己程序员的身份,是要出问题的。


90% 以上的独立开发者,败在了认知环节

KyXu23 码力全开工作室 2018-11-22

https://mp.weixin.qq.com/s/9hATICurpZGUjeAxuMDr6A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