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为什么我们和父母辈互相觉得对方在“宠孩子”

尽管我们两代人对“宠”的理解都是“无原则纵容溺爱”,但落实到具体语境中,对“宠孩子”的理解却有着微妙的差异,因而看起来很好笑的是,我们都觉得对方在“宠孩子”。

老人所在意的是家长的权威,强调听话,而且很难理解他们觉得是好的、正确的东西,为何孩子会拒绝?

在他们看来,我们不动用家长权力来迫使孩子顺从,还向孩子认错道歉,这最终只能使他更加无法无天,长大了岂非更难管束?

在这样的意识里,最大的、也是最不应该的“宠”,是容忍孩子逾越了礼法的分寸。

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不难发现,有些话只有最得上司欢心的人敢当面说出来而不怕引他发怒。这意味着,“得宠”是一种被允许逾越边界的特权——当然这也仍然有尺度,太过头了还是会被严厉申斥“别忘了你自己是谁”。

相比起来,给孩子吃零食、看动画片就算不得什么了,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嘛。

人类学家Robert H. Lowie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说,印第安人对活下来的孩子无不疼爱,“比一般的白人家庭里头的待遇好些。孩子哭着要求的东西,偏不给他,这在野蛮人心目中是冷酷无情。”

中国的老人也正是如此,恐怕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年轻一辈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理性而缺乏温情,明明只是一点零食、两集动画片,这又算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就一定不能作出让步?

在这些方面,我们这一代已经与传统决裂了。在我们眼里,孩子回嘴,只要他说得有道理,那没什么;如果是我们做错了,那也确实应该向他道歉;另一些涉及到他自己的事,当然更需要听取他的意见,和他商量(“和孩子协商”是老人们无法理解的另一点)。

这些都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甚至他有时看起来无礼的发脾气,也应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因为很多时候他只是不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一味压制他顺从并不能就此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恶化了。而看动画太久就性质不同了,尤其如果约定了看一集却耍赖不肯退出,那是坚决不能让他养成的坏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觉得老人那样才是无原则地“宠孩子”,因为我们在意的是他自身的权利和我们彼此的约定。

年轻一辈父母教育孩子时多注重他的独立人格,但传统的“宠”,原本就是一个家内等级礼法之下的人际关系,是权位在上者对在下者的荫庇,它恰恰防的就是孩子独立了——独立往往就被斥为“自作主张”乃至“自私”。

虽然我们两代人都觉得应该给孩子“做下规矩”,但我们对“规矩”的理解也判然有别:传统的“规矩”是遵守礼法,不能挑战家长权威,而新的“规矩”却是要孩子做一个有自己权利意识的独立个体,但必须从小学会遵守约定。


传统的中国家庭为何缺乏爱

维舟 腾讯大家 2018-11-16

https://mp.weixin.qq.com/s/fs1cCZ87hw67mhTpaxSNPQ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