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当年引进《霹雳舞》是为反映美国阶级矛盾,却点燃了对流行文化的热情

多年之后,我来到美国求学,再次看到电影《霹雳舞》。时隔近二十年,我才第一次看明白这部电影。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美国阶级冲突的故事。

美国的白人上流社会只认同百老汇式的爵士舞和现代舞,而美国下层的黑人和拉丁裔则有自己的街头舞蹈——霹雳舞,也叫街舞。阶级地位决定艺术形式,所以两种舞蹈格格不入。

女主角凯莉一开始学习爵士舞,后来认识了街头舞蹈家旋风和马达。慢慢的,凯莉接受了这种草根的艺术形式。凯莉请求旋风和马达和自己一起去参加主流舞蹈比赛。旋风明白美国森严的阶层差别,拒绝了凯莉,但是在遭到了学院派的羞辱之后,愤而参赛。三人的舞蹈奇迹般地打动了所有评委,成功赢得了舞台演出的机会。

这是个典型的美国故事——来自底层的街头艺人,通过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终于战胜了学院派的傲慢,让自己代表的草根文化,登上了大雅之堂。这种梗,三十年后被我国各类选秀节目一抄再抄。

从头到尾,影片不断强调美国白人精英与少数族裔草根文化的冲突,暗示背后尖锐的阶级矛盾。比如凯莉的爵士舞教练对街头艺术的鄙视,比如传统舞蹈评委对霹雳舞的排斥,比如旋风和马达参加上流社会派对时,衣冠楚楚的精英们对这两位街头艺人的嘲笑。

我想,影片中突出的阶级矛盾,大概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1987年能被神奇地引进的原因。旋风和马达既是少数族裔(一个是拉丁裔,一个是黑人)、又是无产阶级群众,被白人精英歧视,受上层阶级压迫,根正苗红,苦大仇深。霹雳舞看起来是西方流行文化,其实按照阶级观点分析起来,完全符合七八十年代我国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化的主流审美。

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还不到十年。对于欧美文化,刚开始有选择的引进,当然慎之又慎。那时的官方文化标准,延续了之前的阶级分析特征,注重文化的“人民性”和“阶级性”。而美国下层劳动人们的街头舞蹈,当然具有不容置疑的“人民性”和“阶级性”。毫不奇怪,这部反映了美国阶级冲突的《霹雳舞》,成了改革开放初期最先被引进的美国电影之一。

但是,八十年代中国的霹雳舞迷们,很少有人注意到电影里的“阶级斗争”味道。在石大哥这样的青年眼中,旋风与马达从来不是什么美国受压迫阶级;对于他们来说,这部电影代表的是整个美国——甚至,代表了整个世界——或者说,整个现代世界。

一部精心反映美国阶级矛盾的电影,阴差阳错的点燃了人们对整个现代流行文化的热情。八十年代中国影院里的观众们,看到的只是跳着舞泡着妞的酷劲儿,看到的只是藐视权威,追求快乐的洒脱;看到的只是年轻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表达。

这恐怕是电影《霹雳舞》最有趣的地方。


1980年代,一场风靡中国的舞蹈

魏阳 大家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