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觉的自我审查,让清帝国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历史记忆

面对血腥的文字狱,清帝国的方方面面,都在很自觉地做自我阉割的工作。那些权力未曾涉及、未曾发现、未曾指明、未曾定性的书籍、文章、言辞,均被帝国民众“自觉”纳入了“自我审查”的范畴。

《桃花扇》的作者很“自觉”地将横暴的清兵置换为流寇,《巧团圆》的作者很“自觉”地将掳掠妇女的清军被置换为李自成军。即便爱新觉罗家的皇帝站在庙堂之高激情澎湃地褒扬前代忠臣烈士,清代书商们仍然集体很“自觉”地在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光阴里,从未刊印过文天祥的文集。

这种“很自觉的自我阉割”,让清帝国在控制民众历史记忆方面卓有成效。作者检索清人所撰《明史》,发现该书从头至尾未曾用过“千钧一发”、“一发千钧”等词;检索《清实录》,亦未见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只出现一次,且是在编纂者绝不敢做删改的乾隆所撰文字之中。字犹如此,“薙发令”这类历史记忆的消亡可想而知。

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被乾隆朝列为禁书者已达三千余种,因文字狱而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回到1741年,乾隆在谕旨中是这样说的:“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在“自我审查”方面,清帝国民众是非常自觉的

谌旭彬 短史记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