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世界、时间、刹那、生老病死,这些词都从佛教经典而来

我渐渐发现生活里一些非常熟悉的东西,惯用的词语原来都有据可依。

比如说“世界”。我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什么是大千世界呢?中国文言文中以前是没有世界的概念的,周朝以前我们只说天下。

“世界”这个词来自佛经,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 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时间、刹那、牛鬼蛇神、群魔乱舞、耳根清静、海阔天空、三生有幸、生老病死等都源出佛教,在佛教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词汇”渐渐融入了汉语之中,成为了我们日常词汇的一部分。

大学学翻译理论的时候,我们会背佛经翻译。佛经翻译是我国第一个翻译高潮,三国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东晋道安主张“五失本三不易”,都推崇佛经翻译采用严格的逐字翻译;鸠摩罗什“存本旨,依实出华”,主张文译(意译);而唐朝玄奘作为译经成就最大者,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五不翻”采用音译法;独创“新译”即翻译中多用直译,善参意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确地传译给中国读者。

当时的我只是囫囵地背下这些理论,但当我在美国的藏语课堂上真正接触到佛经翻译,并亲身去译的时候,我才切身体会到当年那些译师的纠结与伟大。

西藏译经多用意译,如何用汉语解释“佛”是什么,如何向文化水平参差的大众传递一个他们从未听说的意象,我瞬间感到词穷。当需要将一本源自梵语的中文经著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我面临诸多选择;用汉语拼音音译,或选择梵语拼音音译,还可以选择意译。方法很多,但忠实的意义难达。当年不知其义的理论真的变成面前的选择,我才顿时感觉自己和当年道安,鸠摩罗什,玄奘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我在美国学藏语:遇见一个更斑斓的中国

淦喻成·FT中文网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