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穷国的景点很少见到本国人,景区的整体气氛往往都与本地生活脱节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那些景点,本地人或熟视无睹,或无力消费,但来自远方的游客却可能在高价之下仍趋之若鹜,因为“难得来一次”、“来都来了”。在那些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这就会在原有社会结构中创造一块面向外人的飞地。

大致在1980年之后,加勒比海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那些有钱的欧美游客为这些小岛提供了一半的国民收入,然而,“对当地岛民来说,大多数名胜太昂贵以致无法光顾,旅游业在加勒比人中创造了所谓的‘旅游种族隔离’”(《加勒比海地区史》)。

多年前我在老挝所见也是如此:这个国家的几乎所有景点,都很少见到本国人,景区的整体气氛往往都与本地生活脱节。

为了既赚取游客的钱、又让本国人享用,有时便发展出一种价格双轨制:印度、伊朗(以及中国当年)的许多景点对外国人和本国人的门票都不同,伊朗著名的波斯波利斯遗址,外国游客须支付20万里亚尔的门票费,但本国人只要3万里亚尔。


专宰外地人的山寨景点,还会有下一个

维舟·腾讯大家

欢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寻求转载授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关键字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版权信息。